爱心故事
首页 >心缘新闻 >爱心故事

张玲兴和她的三位母亲

2007-09-23

 张玲兴和她的三位母亲

爱心是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,融化了寒冷的心灵;爱心是一汩清泉,滋润了干涸的土地;爱心是春风,吹走了所有的烦脑。张玲兴就是这样的一位受人崇敬的农村妇女,把全部的爱心奉献给了她的三位母亲。她平凡却感人的事迹被群众传为佳话, 2004年她被评为全国“三八”红旗手。同时,《张玲兴和她的三位母亲》电视专题片走上了国际大舞台,并在法国电影嘎纳节上获奖,让世界人为之撼动。她是有情有义徐州人的一个缩影,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人物的代表,是坚持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楷模。

艰苦的生活可以塑造人的品质,它比舒适的生活往往会更使人养成良好的个性。而在现实生活中,张玲兴就是这样的一种品德高尚的人。她是一位既普通,而又不平凡的农村妇女,她勤劳、朴实、善良,和村里其他妇女大都相同的是,每天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;这也是她长期的生活习惯,但和村里其他妇女显然不同的是,她个人几十年如一日,以苦为乐,认劳认怨,心甘无悔地精心赡养着三位年迈却与她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老人。不是亲人胜似亲人,邻里们都以羡慕的眼光,说张玲兴是三位母亲的好闺女。说张玲兴像对待生身母亲一样的侍奉着三位老人,尽儿媳的孝道,用一个女人的柔弱肩膀,撑起了整个家庭,同时还得将三个亲生的儿女扶养成人,乡亲们谈她是孝顺老人的好儿媳,教育孩子的好妈妈,宽厚待人的好邻居,她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。她孝心一片,胜于卓越的才智,她个性温和,酷似严冬的春天。她是今天生活中最鲜明的优秀妇女形象,在她身上体现着最纯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淮海大地的贤妻良母,是徐州人们的骄傲,是当今和谐家庭的典范。

开门家家事,柴来和油盐。家庭生活从来不是,也不可能总是像过节一样,家庭生活中的担子,操心要比真正的欢乐多得多。张玲兴赡养的三位老人的年龄都在87岁高龄以上,一位是她的婆婆,一位是她的养母、一位是她的续母(丈夫前妻的母亲)。冬去春来,年复一年,她无微不至地侍奉三位老人,她每天早早起床,要根据老人各自不同的口味做好饭,然后帮助老人穿衣、洗脸、梳头,把饭菜一一端到老人面前,然后再下地干活。由于婆婆双目失明,每顿饭都是张玲兴一口口地喂,这使串门或打门前路过的邻居都说,从没看到她显出一点的不耐烦的样子。张玲兴待侯三位八、九十岁、性格各异的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……她在长期赡养老人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经验, “老如顽童”是老人们的共同心理,对待老人除要有爱心外,还要有细心和耐心,对待老人们应同等对待,买衣服要买三件,买鞋得买三双。就是给老人们的一根小小的拐杖,也都可以看出她的良苦用心。婆母用的是买来的竹拐杖,养母用的拐杖是树枝做的光滑弯木棍,而续母的拐杖则是漂亮的龙头拐杖。她的思想认为就是越亲近的,配置的标准就越低。人常说“老小孩”,人一老就象个小孩一样。哪个老人想起来哪一件事不如意,就会乱发一通火。每当有人发火时,张玲兴就哄哄她,用温顺的口吻,亲切的语言,给她讲些高兴的事,不料却会引起另外两个老人的生气。于是她又得这边再说说、那边再劝劝,一年到头哄哄劝劝的事没断过。人们常言:心宽神定,恬渎无忧,起居有时,饮食有味,才能使人健康长寿。为此,张玲兴多年来起早贪黑,根据三位老人的口味不同,尽量给她们调配可口的饮食。续娘好吃野菜菜馍,不吃肉,无论天上飞的、地上跑的、圈里养的、野生的,只要活的或喘气的都不吃;养母不吃鸡蛋,在陕西时,一天一顿面条吃惯了,辣椒、醋是顿顿离不了;婆婆啥都吃,最喜欢吃的是油煎馍。由于农村生活条件差,常话说的好,一人难趁百人意,“一口锅里夹不了篱笆子”,所以一顿饭只好分几次做,用张玲兴的话说:凭自己的良心,宁愿亏自己,再苦再累,也不亏待老人,自己辛苦点、麻烦点又算得了什么呢?张玲兴,这位有着最最纯朴民风的农村妇女,尊敬老人,孝顺三个母亲的农村妇女,她无私博大的胸怀,使邻里都十分敬佩,在教育子女时都以张玲兴为榜样,孝顺母亲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美德。

关于我们   |   活动动态   |   公益项目   |   培训中心   |   公益新闻   |   心缘文化   |   残健互助
苏ICP备20029789号 徐州市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版权所有
>